常常有人问,有什么可以「提升文笔」的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特别是,如果你所说的文笔,和我说的文笔不是一回事,那就尴尬了。
若说真的提高文笔,大抵也是耳濡目染,多读多看。下面,就推荐几本我心中好中文典范。
在下面这些人的书中,你可以真正发现中文的美和可爱。
当然,所谓的文笔,不只是修辞。更重要的是审美和思想。和拍照一样,光讲究构图什么的,可能也是死胡同。
01阿城《威尼斯日记》
阿城博学,博学而且不虚言。他不像余秋雨那样,一谈文化就要祭出祖先、国家等大主题,他只是一个正常的人,听歌剧也看球赛,吃麻婆豆腐也谈文学建筑。
如今写字的人无一不受翻译文学的影响,自觉不自觉都有一些翻译腔,句子夹缠不清,好端端的中文,简洁、精准不要,偏偏弄得又臭又长,花里胡哨。肉夹馍非要做成汉堡,不是不好,只是少了些味道。而阿城不论文字还是叙述节奏都流畅而不油腻,有古风,端端正正,清清爽爽。
02张爱玲《流言》
张爱玲的小说写得太好了,以至于很多人不记得,张爱玲的散文其实写得也非常棒。文字陡峭崎岖,却又贴着生活的烟火气,注意细节,善于比喻。张爱玲的每个句子,都是可以咀嚼的。
03汪曾祺《人间草木》
有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他的句子大都平实、朴拙,文字直白冲淡,像在水里洗过一样,干净。
这正是他语言的特色,语言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点美感。鲁迅的语言和汪曾祺的语言就很不同,鲁迅像山,奇险的高山;汪曾祺像水,江南的秀水。
04北岛《城门开》
北岛自言,写散文是为了赚稿费,是诗歌之外的补充。但是,在中文的散文写作里,北岛必然占有一席之地。似乎诗人写散文,都驾轻就熟,不仅叙事不马虎,还总在纸业翻动的缝隙里留下几许诗意。
05周作人《雨天的书》
周氏兄弟几乎奠定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两种方向,你可以在鲁迅那里看到锋利和冷嘲,也可以在周作人那里看到恬淡、平和。他们两个人的书,我以为都非常值得好好读一读的。
《雨天的书》中,周作人很多时候只是一味的叙述,淡然如聊天的叙述,一句织着一句,虽然都不是警语金句,但也绝对没有废话,文字间长短咬合,读起来有韵味不说,那种平淡语境,一句一句铺展开来的结果,便是淡淡的舒心。像树荫底下的午后,或者窗前灯下的冬夜。
Ps.这个「书单」栏目,打算不定期更新。大家有什么需求,什么主题的书单,可以留言给我。尽量满足。
原标题:《如何提升文笔?这几本书太棒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