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海族馆里,我们看到的鱼很多时候都是成群游在一起的。而且它们聚在一起并非杂乱无章,个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般成群结队的鱼类体型都比较小,体型大的鱼类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的。那么为什么在海洋里鱼儿要成群结队游动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科学家在研究海洋里的鱼群游动时,发现它们的游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一般在成群结队的鱼群中,个体之间的体型差异并不大,而且它们游动的秩序十分井然,还有前排和后排的分别。而且它们并不是保持一定的队形一直游到底,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前后排对调。
在陆地上生活的群居动物一般都有一个首领来带领大家,例如狼群里的狼王、猩猩群里的首领等。虽然鱼群也是群居性动物,但它们似乎没有一个领头的,那么它们是怎样过集体生活的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鱼群向前游动的时候,前排的鱼会带动水流,而后排的鱼会在带动的水流中游动,这样后排的鱼就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
它们不仅不需要消耗和前排一样的能量,而且游动速度也和前排鱼相同。等到它们的排列对调之后,后排的鱼到了前头去引领水流,前排的鱼换到后头去休息。就在这样的合作方式下,一个庞大的鱼群每次都有一半的鱼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这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距离洄游的鱼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例如黄鱼和带鱼。
在一般人看来,鱼类的结群是为了捕食和自卫,实际上它们是在省力。在这一方面,或许我们人类可以借鉴一下这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