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球的重力场分布图不是一张由摄影机拍出的照片,而是计算得来地球的重力数据建模图。
这张重力场分布图主要是根据卫星对地球的观测以及落地探测等多种手段所得到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从而形成的数据模型。
这张图不仅能展示出地球的重力场分布,还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重力场强弱的不同来判断地球各个区域的地质构造,从而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同时还能够用来研究对地球各个区域的影响,比如对于一些地磁强的区域,地球的重力场也会偏强,因此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问题。
二、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由于地球自我重力适应导致微微扁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略显扁的不对称的球体,两极处有一定的扁平现象,因为地球自转原因,在赤道处则相对而言更加鼓一些。
而这张由美国航天员拍摄的“素颜照”则显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体。
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间会使地球的赤道部位产生领出现象,从而使赤道部位的弧线略微鼓起。
并且科学家们还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地球在赤道的半径有6378.1公里,而在两极的半径则只有6356.8公里。
这意味着地球在赤道的半径比在两极的半径还要大21公里,而在这个差距范围内的原因同样源自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赤道处微微鼓出。
那么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到底这个21公里的差距会是什么样子的效果呢?
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根据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公里来计算,那么公式计算出来的公式则是绝对位置,直接转化为具体的长度则是相对位置。
那么在转化为长度时,用比例进行计算,赤道的长周则是40076公里,而两极处的则为39935公里,也就是说赤道处的地表面积会比两极处的大442公里。
而地球上的海拔起伏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四处到处的地方都能看到,因此人们也会想当然认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凹凸有致的球体。
然而地球上的高山以及峡谷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非常小的,影响不了地球的整体形状,因此在地球整个直径为12756.4公里的情况下,海拔起伏所占有的比例微乎其微。
将这个比例放大到人类所能观测的尺度中,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就是一个非常圆滑,没有起伏的完美的球体。
三、地球的起伏情况。
既然地球上存在这么多的山川沟壑,那究竟地球的起伏有多高?
那么这些高山和海沟对于地球的形状又会是怎样的影响呢?
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为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86米,相对于地球的直径而言占有的比例微乎其微,那么算出来在地球的表面则起不了什么作用。
并且地球表面的最高海拔的珠穆朗玛峰,如果放到整个地球球体的比例中,那么它只有5毫米的高度。
那么如果将海沟进行延伸,则至今深度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0994米,而将它放到地球的尺度上,相对于一个直径为13.6cm的圆球来说,仅仅只有0.7毫米的深度。
那么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山峦和海沟,如果按照上面的比例放在上面,那么人肉眼几乎也看不出来这些起伏,但是这种起伏可以让人类更深入了解到地球的神秘。
同样的,在宇宙中,有着各种规模差距极大的天体,这其中就包括地球这样的天体,因此地球相对来说又非常接近完美的球形。
地球的直径只有12756.4公里,远离摆动的弗吉尼亚海沟的潜水器深度则达到了10994米,人类对于地球的深度探索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也会有更深入的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