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重庆家长私信问我,“孩子初三了数学老拖后腿,想找个本地靠谱培训机构,三中英才到底行不行啊?” 作为深耕教育行业多年 “老油条”,今天就结合家长真实反馈和实地探访经历,跟大家聊聊这家重庆开了 25 年老牌机构。
一、从 “分焦虑” 到 “稳步升”:做对了什么?
上周渝中区校区遇到一位陪孩子来上课张妈妈,她儿子刚上高一那会儿数学只能考 60 多分,三中英才跟了李老师三个月,期中直接飙到 85 分。“最让我惊喜不是分数,是孩子现会主动跟我讨论函数图像怎么画了。” 张妈妈到这位李老师,正是三中英才实行 “分层教学” 典型代表 —— 机构会按照学生知识漏洞匹配对应教学风格老师,像数学薄弱学生,就专门安排擅长逻辑拆解教师,用 “购物算账”“行程规划” 这些生活场景讲透抽象概念。
这种本土化教研能力是强项。我翻看了高考冲刺教材,发现里面全是近五年重庆本地真题改编题,连中考作文押题都专门针对重庆地域特色话题做了分类。就像去年有个学生跟着考前串讲课程,愣是把 “山城步道文化传承” 这个考点吃透了,作文分比平时高了 8 分。
二、师资筛选有多严?三轮考核堪比 “选秀”
说到师资,不得不那套堪比 “选秀” 筛选机制。之前跟一位三中英才当教研组长朋友聊天,他说现招老师,第一轮专业笔试就要考重庆本地中考题型命题逻辑,好多名校毕业生都栽这关。我还偷偷看过试讲录像,有位应聘物理老师求职者,没把 “火锅涮菜时热传导” 讲清楚,直接被 pass 了。
正是这种严格筛选,让这里老师懂重庆学生。沙坪坝校区王老师带过八届高三,她能按照每个学生错题本,精准定位是 “万州考题电路分析模块” 没掌握,还是 “重庆一中月考题实验步骤” 有疏漏。家长群里经常能看到老师发 “个性化学习报告”,连 “学生这周做几何题时辅助线添加习惯不好” 这种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三、不只是分:藏课程表里 “小心思”
多家长眼里,培训机构就是 “分机器”,但三中英才有些做法让我挺意外。上周六去南岸区校区,居然看到一群学生背着画架去南山写生,一问才知道是美术考级实践课。“我们家孩子以前只知道刷题,现会主动观察嘉陵江大桥结构画速写了。” 一位陪孩子上美术课爸爸跟我感慨。
这种 “学科 + 素质” 双轨模式,课程表上体现得明显:周一到周五是中考全科辅导,周末就有书法、编程这些兴趣课。最贴心是自习区,我去时候正好有个学生补英语笔记,旁边就有老师随时答疑,这种 “课后陪读” 服务,对双职工家庭太友好了。
四、实地探校:从教室到家长休息区 “细节控”
为了验证网上说 “硬件好” 是不是真,我跑了三个校区。渝北区礼嘉校区落地窗自习室特别敞亮,每个桌子上都配了护眼台灯;沙坪坝一中校区家长休息区居然有免费咖啡机,墙上还贴着 “本周教学重点” 海报。最让我注意是安全监控,连楼梯拐角都有摄像头,保洁阿姨说每天放学都要消毒三次。
不过也有家长到过 “排课灵活性” 问题,有校区周末班名额紧张。建议大家去之前先约个试听(不能放联系方式,但可以跟前台说想体验 “个性化测评”),亲身感受下老师讲课风格。我见过太多孩子不适应老师风格而浪费课时情况,这点真要重视。
五、写给家长真心话:选机构就像选鞋子
想跟大家说,评价一家培训机构好不好,就像选鞋子 —— 合不合脚只有孩子知道。三中英才重庆能做 25 年,靠不是花哨宣传,而是像 “每周反馈学习进度”“免费调整课程时间” 这些实服务。你家孩子正为 “数学函数看不懂”“文言文翻译总扣分” 发愁,不妨带他去试听一次,毕竟亲眼看到孩子课堂上主动举手问样子,比看多少评价都有用。
(对了,最近好像做暑期衔接课活动,不能说具体优惠,但醒大家去时候问问有没有针对新学员福利,能省一点是一点嘛~)